德國 Germany
全名 |
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

|
領土 |
357,050平方公里 |
方位 |
位於歐洲中部由16個邦組成,首都柏林。鄰國有丹麥、波蘭、捷克、奧地利、瑞士、法國、盧森堡、比利時、荷蘭,是鄰國最多的歐洲國家。 |
人口 |
8千2百萬人 |
首都 |
柏林市 |
最大城市 |
柏林市 |
官方語言 |
德文 |
主要宗教 |
基督宗教(新教) |
道路通行方向 |
靠右行駛 |
家用電源 |
插座:C、F (CEE 7/4 德式 "Schuko")
頻率:50 Hz

|
德國概覽
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,簡稱德國,德語音譯「德意志」,英語音譯「日耳曼」。是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和聯邦制國家,由16個邦組成,首都柏林。德國陸上鄰國由北依順時鐘數降下來分別為丹麥、波蘭、捷克、奧地利、瑞士、法國、盧森堡、比利時、荷蘭共九個國家接壤,是鄰國最多的歐洲國家,其國際代碼為DE。
德國在1871年普法戰爭中第一次形成統一的國家。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和戰敗國,二戰後,德國在1949年被美國、蘇聯、法國、英國四強分割為東德和西德兩部分。1989年東歐民主運動蜂起,包括東德在內的各國共產黨政權紛紛垮臺;在四強同意下,1990年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。
德國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,也是聯合國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、八國集團、地中海聯盟的成員國。德國被公認為歐洲四大經濟體當中最為優秀的國家,是當今歐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強國。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、世界第五大經濟體、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三大商品進口國;德國同時在科學技術的許多個領域當中處於世界絕對領先的地位。德國人口將近8200萬,在現今歐盟成員國和歐洲國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。
地形
德國地勢呈現北低南高,呈階梯狀,南北農業有較大差異,分為4個地形區:
1.北部是平均海拔不到100米的平原,臨北海和波羅的海,地勢低平,氣候夏季涼爽,冬季陰冷,土壤較為貧瘠,主要利用草場發展畜牧業,也種黑麥、燕麥和馬鈴薯。
2.中部是由東西走向的高地構成的山地。
3.西南部是萊因河谷地區,萊因河兩旁谷壁陡峭的山地為森林和高山牧場。
4.東南部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,河谷地帶日照時間較長,土壤肥沃,盛產煙草、葡萄等水果和用於釀造啤酒的啤酒花,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楚格峰(海拔2963米)是德國境內的最高峰。
德國境內有多條歐洲主要河流穿行而過,包括了萊因河(長865公里)、易北河(700公里)以及多瑙河(686公里)等。較大的湖泊有博登湖、基姆湖、阿莫爾湖、里次湖。
經濟概況
德國的自然資源相對匱乏,國土面積中的一大部分用於農業,但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口僅占從業人員的2%至3%,產業主要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。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33,156億美元、29,404億美元,在歐洲國家中高居第一,世界高居第四,是全球第四大工業國。根據人類發展指數,德國的生活水平排名世界第22位。2006年因國內需求增加,經濟增長率達到2.8%。德國是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三大商品進口國,幾十年來,德國在對外貿易方面處於世界的絕對領先地位,被譽為「出口冠軍」,2006年出口增長13%,達到8940億歐元。中國是德國的貿易對象中少數入超的貿易國。
19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,德國的失業率逐年攀高,經濟也受到高失業率的困擾,尤其是在德國東部地區。一些企業團體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認為,由於德國一直在建設社會福利國家,東歐鄰國的工資水平相對德國低很多,使得生產從德國向這些國家轉移,導致德國國內的工作崗位不斷減少。2006年起德國經濟復甦,失業率始負增長。
德國經濟的體制一般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,這是德國總理艾哈德的傑出貢獻,對正處於改革開放中的中國也有深遠影響。德國是歐洲貨幣聯盟的創建成員,今歐洲中央銀行設在德國的法蘭克福。
德國是全球工業科學含量第三高的經濟體,僅次於美國和日本。然而它的社會市場經濟體系卻出現重大問題,長期為許多社會問題所拖累。經濟結構的僵化導致高失業率,成為長期而非周期性的經濟問題,人口高齡化問題也帶給社會保障體系造成了莫大的壓力。東德的經濟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、耗資巨大的挑戰。德、法主導的歐元區計劃之啟動,給德國經濟帶來了發展空間。
隨著目前大聯合政府所推進的各項改革逐步深入,加之國際經濟環境的好轉,德國正在逐步復甦經濟,消費力開始提高、失業人口逐年下降。
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。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。慕尼黑(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)、漢堡、斯圖加特(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)、沃爾夫斯堡(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)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。柏林、萊比錫、德勒斯登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。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。
德國的主要部門有電子業、航太工業、汽車製造、精密機械、裝備製造、軍工生產等。德國工業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,技術領先,做工細膩,但成本較高。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,而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。
旅遊概況
德國一直受到旅遊者的青睞,根據德國旅遊業中心的報告,2004年來德國的外國遊客首次超過4500萬人次,並且持續增長,這些遊客中的大部分來自歐洲其他國家、美國和亞洲。柏林、慕尼黑、法蘭克福和科隆是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德國城市,最受歡迎的聯邦州是巴伐利亞州、北萊因-西發里亞州和巴登-符騰堡州。
除了文化歷史景觀外,德國的各類音樂會、藝術展覽、戲劇表演、國際性大型體育比賽、街頭慶祝活動和聖誕市場也吸引了不計其數的遊客。德國的節慶活動很多,比如慕尼黑啤酒節、科隆「克里斯托夫上街日」(Christopher Street Day,驕傲遊行)、柏林文化狂歡節(Karneval der Kulturen)、美因茨狂歡節、科隆狂歡節等,都是享有悠久歷史和國際聲譽的民間節慶。
相比較外國遊客喜歡遊覽大城市,德國人自己更喜歡去小城鎮和具有鄉村風味的地區,北海海岸、波羅的海海岸、黑森林和博登湖是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。德國擁有15座國家公園、93座自然公園和14個自然保護區,從北部的河口一直到南部的阿爾卑斯山。德國人還喜歡步行遠足和騎自行車出遊,總長超過190000千米的遠足路線貫穿整個德國,自行車線路也長達40000千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