紐西蘭
全名 |
紐西蘭(New Zealand),舊譯鳥施崙
 |
領土 |
268,680平方公里 |
方位 |
位於太平洋西南部,是個島嶼國家,相距澳大利亞約1,600海里。紐西蘭兩大島嶼以庫克海峽分隔,南島鄰近南極洲,北島與斐濟及東加相望。 |
人口 |
約410萬 |
首都 |
威靈頓 |
最大城市 |
奧克蘭 |
官方語言 |
英語、毛利語 |
主要宗教 |
基督教、天主教、毛利人泛靈信仰 |
道路通行方向 |
左 |
家用電源 |
電壓:230 V 插座:I 頻率:50 Hz

|
紐西蘭概覽
紐西蘭乃世上最年輕的移民國家之一。波里尼西亞移民約在西元 500年至 1300年間抵達,成為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。
首批已知到此的歐洲人是奉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命而來的荷蘭人亞伯•塔斯曼(Abel Janszoon Tasman)所帶領的船隊,在 1642年抵達「南北島」西岸。當時他們不知兩島是分開的,故整體命名為 Staaten Landt。其後再依照他們在現今印尼巴塔維亞的基地名稱改為 Nieuw Zeeland。該基地原先命名是依照荷蘭本土的西蘭省。
1769年,庫克船長開始仔細研究紐西蘭,先後三次到訪南太平洋和紐西蘭,並為紐西蘭繪製地圖。其最初的地圖,把斯圖爾特島當作一個半島,把班克斯半島當做一個島嶼。庫克的地圖致使歐洲捕鯨船擴增在此地海域的活動,紐西蘭最終成為歐洲的殖民地。
紐西蘭包含兩個主要島嶼,南島與北島,此外還有周圍一些小島。兩島之間為科克海峽。而首都威靈頓則位於北島的南端,臨柯克海峽。南島多冰河、峽灣,北島多火山、溫泉、地熱。
紐西蘭經濟發達,是已開發國家。過去二十年,紐西蘭經濟成功地從農業為主,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。農業的勞動力只佔紐西蘭10%,但其畜牧卻是國家經濟基礎。全國一半的出口總值在農牧產品。羊肉、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。
紐西蘭是全球最大的鹿茸生產國和出口國,產量佔世界 30%。主要礦藏有煤、金、鐵、天然氣,和銀、錳、鎢、磷酸鹽、石油等,但儲量不大。主要產品有原木、圓木、木槳、紙和木板等。漁產豐富。工業產品偏重農林牧加工,主要為奶製品、毛毯、食品、釀酒、皮革、煙草、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,產品主要供出口。農業已高度機械化,主要農作物為小麥、大麥、燕麥、水果等。糧食需從澳洲進口,不能自足。畜牧業用地 1,352 萬公頃,占國土一半。乳製品和肉類是最重要出口品,皆為世界第二,次於荷蘭。粗羊毛產量佔世界 25%,出口量世界第一。紐西蘭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為世界第四大,漁產豐富,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。
紐西蘭氣候宜人、環境清新、風景優美、旅遊勝地遍布、地表景觀富變化。旅遊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約 10%,是僅次於乳製品業的第二大創匯產業。北島多火山和溫泉,南島多冰河和湖泊。尤其北島的魯阿佩胡火山地區,四周 14 座火山、1,000 多個高溫地熱噴泉、各種沸泉、噴氣孔、沸泥塘和間歇泉等千姿百態的奇景,形成世界罕有且獨特的火山地熱異常帶。
紐西蘭的生活水平相當高,排名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第3。

|